孩子究竟能长多高,这是很多家长比较关注的话题,虽然身高受遗传影响较为明显,不过影响孩子身高发育的因素较多,家长并不能够对此绝对把握。在孩子两岁之后会有一个身高猛涨的阶段,身高可以达到85到87厘米左右,在此后一直到青春期之前,他们每年的身高增长幅度在5到7厘米左右,而在孩子生长的过程中,家长是可以通过饮食调节,生活作息等方面,帮助孩子“窜一窜”。
什么决定了孩子的身高?
影响身高的原因多种多样。对于每个矮小的孩子来说,造成矮小的原因都不能一概而论,简单来说,分为先天和后天两方面。
■ 先天决定因素:遗传
人的身高60%~70%是遗传决定的,父母的身高决定了孩子的身高,这就是为什么篮球明星姚明和叶莉的女儿不可能太矮的原因。以往接诊案例中就曾有过,小姑娘8岁就160cm了。
说到这里,有人不服气了,说现实中也有不少例子,父母不太高,但是孩子比较高的;或者父母挺高的,但孩子反而矮。这两种情况都有可能是后天决定因素所造成的。
■ 影响孩子长个儿的后天因素
①运动:有数据显示,同年龄、同性别的青少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不参加锻炼的身材要高四至十厘米。
② 睡眠:这点想必大家都知道,人体的生长激素是在晚上睡觉时分泌的,尤其在熟睡时分泌达到高峰。所以如果孩子晚上没睡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就会影响长高了。
③营养:营养不足或营养过剩对身高都有影响。吃得不好,缺乏长高所需的营养,身高肯定不会很高;吃得太好容易引起肥胖,肥胖可以导致孩子启动发育偏早,骨龄提前,生长潜能受到损害。
④心理问题:生长激素由脑垂体分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是神经内分泌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负责调控生长,当精神总是处于紧张不安的状态时,会影响到神经内分泌功能,也会导致生长激素的分泌受到影响,从而影响长高。这就是所谓的“心因性矮小”。
⑤疾病:有很多疾病都可能造成孩子生长发育不良,造成矮小。如性早熟、生长激素缺乏症、特发性矮小、宫内发育迟缓、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特纳综合征)、1型糖尿病、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库欣综合征、SHOX基因突变、Prader-Willi综合征、Noonan综合征、Russell-Silver综合征、软骨发育不良等。
如果孩子的身高小于或等于儿童身高标准表中相应年龄的矮小身高值,基本上就可以判断是矮小症或者存在其他生长发育的疾病。不过,骨龄才是反映后期生长空间的可靠指标。比如,一个8岁的儿童,虽然身高与平均身高相同,但如果他早发育,骨龄已经11岁,与11岁儿童的平均身高相比就属于矮小了,成年身高就会达到矮小诊断标准;同样8岁儿童身高低于平均身高5厘米左右,但骨龄只有7岁,那么成年后身高完全可能是正常的。
由于人在青春期发育、骨骺线闭合后,一般就不会再长高了。因此,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比同龄人矮很多,或者每年生长高度少于5厘米时,应引起重视,不要一味地认为是“晚长”,及早到医院内分泌科就诊,定期带孩子到医院测骨龄,监测身高必不可少。假期里孩子不能因为放假就晚睡熬夜,应保证充足的睡眠,多运动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