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尿症俗称尿床,指5岁以上小儿入睡后仍有不自主排尿,遗尿频率≥2次/月,7岁及以上儿童每月至少尿床1次,且连续三个月以上,没有明显精神和神经异常。患儿除夜间尿床外,日间常有尿频、尿急或排尿困难、尿流细等症状。可分为原发性遗尿症和继发性遗尿症,大多为原发性遗尿症。大部分遗尿症患者长大后可以自愈,部分患者可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针灸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治愈。
孩子都那么大了还尿床,会不会是生病了?还是发育有问题?
01孩子5岁后还尿床要小心
尿床,也叫遗尿,是孩子在睡眠中无意识的尿尿行为。大部分是正常现象,只要正确理解、引导,并不是什么大问题。 但是,当宝宝超过5岁还在尿床,爸爸妈妈们就要注意了。
《儿童遗尿症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指南中,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定义为:年龄≥5岁儿童,每月至少发生1次夜间睡眠中不自主遗尿症,且持续时间在3个月以上。 而且,遗尿症的人数还挺多,稍微不注意可能会延续到成年。 据统计,约有16%的5岁儿童、10%的7岁儿童和5%的11-12岁儿童患有遗尿症,并且有2%-3%左右会一直持续到成年。
当孩子出现以上现象,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遗尿症专病门诊或儿肾科/泌尿外科等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的治疗。
02尿床是儿童第三大创伤事件
有妈妈会说,小时候尿床正常,长大就好了,怎么就变成一种病了?有什么要紧的呢?
1、容易让孩子失去自信 据欧美的一项研究,尿床是儿童的第三大创伤事件,仅次于父母离婚和吵架。 网上看到这么一个案例: 小方的妈妈领他来门诊,替他和医生沟通。 小方穿着绿色的校裤,低着头,不说话。 他妈妈略带抱歉地说:“儿子18岁了,夜里还会尿床。因为尿床,被同宿舍的同学知道了、传开了,都在背后议论他。儿子压力很大……” 18岁了还在尿床,这背后又有多少心理因素导致? 对于我们成人来说,孩子尿床不过是多了项生活任务,可是对于孩子来说,尿床是一件挺没尊严的事情。尿床后,儿童自尊心和自信心受挫,严重影响心理健康发展,长期以往还可能会影响到孩子正常的人际交往能力。 无论你是嘲笑尿床派的父母,还是呵斥尿床派的父母,即使你表现得温和无比,有些敏感的孩子还是会有心理负担。
2、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遗尿症影响患儿睡眠质量,进而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影响孩子的身高,变得矮小。 如果遗尿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还会导致孩子的注意力下降、记忆力变差,反应迟缓,变笨。
03孩子为什么会频繁尿床?
1、长时间使用纸尿裤。据《儿童遗尿症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指南研究发现:与10年前相比我国儿童尿床发生率呈上升趋势,5岁是儿童尿床高发期,发生率在15.3%,5-18岁儿童尿床发生率为7.88%。且相关调查显示,导致儿童尿床上升的原因可能与纸尿裤增多有关,纸尿裤使用时间越长,儿童尿床的发生率就越高。 2、天生的,随爸爸妈妈任何一方,小时候有尿床经历,那么宝宝尿床的发生率为40%;倘若两个人都有尿床经历,那宝宝尿床发生率可达70%。所以,当宝宝尿床后,比起生气,不妨先想想自己小时候是不是也画过地图! 3、睡得太沉了 有些孩子已经到了可以控制排尿的年龄,白天也可以很好的控制,但是到了晚上就会不自觉的尿床,这是因为夜晚孩子处于深度睡眠,大脑向身体发出「憋住尿」的消息,可还没传到膀胱就丢失了。 如果孩子白天过于兴奋、劳累,睡眠深度更深,夜间尿床发生的可能性就更大。比如带孩子出去旅行的时候,也是尿床的高发期。4、爸爸妈妈太过关心 研究表明,当孩子尿床被家长指责后,晚上再次出现尿床的频次是平时的2倍。如果家长过度关注孩子的尿床情况,反而会更容易导致孩子尿床。5、生病了儿童尿路感染、肾脏疾患、尿道口局部炎症、脊柱裂、脊髓损伤、骶部神经功能障碍、癫痫、大脑发育不全、膀胱容积过小等等,都是引起尿床的因素。
04怎么减少孩子尿床的频率
5岁内孩子尿床,一般不需要药物干预治疗,但尿床会影响宝宝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即使不采用药物治疗,也需要进行积极的排尿引导和训练。 1、如厕训练:美国儿科学会(AAP)的研究结论:大多数孩子在18-24个月的时候,会出现自主排便意识,在这个时候,孩子的消化系统和膀胱基本也成熟到自己可控制排便和排尿了。 但是,每个孩子的生长状况不一致,并不一定一到2岁就不让孩子穿尿不湿。 当孩子出现以下3~4个信号,就可以开始给孩子准备如厕训练啦~ ①尿不湿能保持至少2小时干燥,或者午睡时不尿;②尿不湿脏了会表现不舒服,想要换新的;③对坐便器产生兴趣,或者在大人上厕所时有观摩意识;④大便时间逐渐变得规律;⑤主动要求穿内裤;⑥可以遵守简单指令,知道“便便”“尿尿”这些词;⑦会用表情、姿势或者语言来表达自己正在大小便,如夹紧双腿、抓裤裆处、脸红等等;⑧能够自己或在大人帮助下脱(穿)裤子。
如厕训练的要点:
准备实用舒适的坐便器,可以让孩子自己挑选;引导孩子慢慢脱掉纸尿裤,直接“嗯嗯”在坐便器上;观察孩子上厕所的信号,每天定时尝试,告诉孩子感觉来了,就可以“嗯嗯”在坐便器里;家长带着同性的孩子上厕所,让孩子不排斥厕所;多点耐心,可以引入绘本,打消孩子对排便的恐惧,不给孩子把便。
2、憋尿训练
白天可适当的让孩子多饮水,当孩子想排尿时,不要立马去厕所,建议憋尿不超过30分钟,每天训练1-2次,从而增加孩子的膀胱容量。
3、责任训练
可邀请孩子一起收拾尿湿的床单等物件,让孩子意识到尿床其实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下意识里就想减少尿床。